柴桑中职:梦想大篷车(中职号)公益课堂暖冬行动 温暖起航 二维码
107
来源:原创 柴桑中职:梦想大篷车(中职号)公益课堂暖冬行动 温暖起航
编者按: 自2022年秋季新学期以来,柴桑区教体局大力开展公益课堂行动,先后得到了区三小、区一中、柴桑中职等学校积极响应。区教体局将持续增强公益课堂服务保障能力,让全区城乡的孩子们都能享受到更加优质、均衡、免费的“第二课堂”,把国家的“双减”政策落到实地,把教育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柴桑这座文明之城更有温度。 (通讯员:李训刚)10月13日,梦想大篷车(中职号)公益课堂暖冬行动在柴桑区第五中学温暖起航,当天为区五中学子带去了两节有颇具特色的中学生礼仪课程和肩肘倒立的体育课程,受到区五中师生的热烈欢迎。 公益课堂培育文明礼仪新风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同学们刚刚我们进来时彼此问好,我们有没有行礼啊?对了,我们行的就是师生之礼。那么我们鞠躬需要多少度合适呢?对了,30°就可以啦。在一些重大或庄重的场合下要求45°,刚刚有同学差不多有90°了,这个只有在日本向人家表示真诚的歉意才会用到的。 高级礼仪师树海兰老师给七年级(2)班同学讲了《中学生基本礼仪知识》,树老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从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站姿、坐姿、走姿、文明用语、就餐礼仪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仔细地讲解和示范。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在讲解过程中,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正确的示范。台下的同学们一边侧耳倾听,一边纠正自己的坐姿,身体力行。 树老师以“什么是礼仪”为切入点开始,邀请了几位同学上台,亲自指导招呼八礼:点头礼、挥手礼、合十礼、抱拳礼、拱手礼、拥抱礼、握手礼、鞠躬礼。同学们十分热情地上台参与了互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台上与台下的同学们一同学习,在学和做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了文明礼仪的美好和重要。 这次礼仪课程内容丰富、富有针对性,对于全面提高中学生素质,养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引导中学生讲文明、懂礼仪,构建文明校园意义重大而深远。从而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讲文明、学礼仪的热潮,让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方向,行有指南,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共创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公益课堂托起留守儿童体育梦 农村中学比较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导致很多体育课沦为自由活动“放羊”的课程,一般只有中考体育考试的三项运动才会得到重视,导致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得到充分的提升。 毕业于九江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汤小雄老师为七年级(1)班学生带来了一堂《肩肘倒立》的示范课程,赢得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广泛欢迎。汤老师充分发挥“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训原则,在课堂上懂得抓住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并在适时的时机展示出来,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勇气及创新能力。 肩肘倒立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练习内容。注重发展学生的力量、协调、平衡、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肌肉、关节、韧带的发展。在汤老师的带领下,分男女四组,通过老师示范、游戏接力、互帮互助等方式完成规定动作,充分让学生在学习了后倒翻臀后尝试立腰、撑肘,练习肩肘倒立对学生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帮助。 公益课堂打造柴桑教育名片 “开展公益课堂送教下乡活动,既可以补充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又可以促进校际交流的开展,推动我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柴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熊伟说,“柴桑中职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公益课堂送教下乡活动,送去学校的特色课程,促进乡村学校学生全面发展”。 柴桑中职学校梦想大篷车(中职号)公益课堂将一步一个脚印,走进乡村学校,因地制宜地深入开展各种职业素养创新教育,为更多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翅膀,扬帆远航,茁壮成长。 “柴桑区的公益课堂将不断升级,通过社区‘点单’,学校‘接单’的形式,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绘画、书法等教学课程,反诈、防溺水等专题知识讲座。”柴桑区教体局负责人说,我区公益课堂虽然刚刚起步,但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赢得了不少师生、家长点赞。我们将持续开展下去,打造成我区教育品牌的一张靓丽名片。
文章分类:
学校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