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柴桑区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关于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机构的温馨提示
尊敬的家长朋友: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区“双减”工作稳妥有序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减轻中小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得到了广大家长朋友的理解和支持,在此向您致以衷心感谢!2023年秋季已经开学,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有效减轻孩子的校外培训负担,防止盲目参加校外培训,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建议您指导孩子合理规划新学期的学习和活动安排,在选择校外培训机构和缴纳培训费时,请注意防范风险,做到“三要”“四不要”。
一、要选择正规培训机构
在选择培训机构时,请认真查看其是否持有电子版《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可扫描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上二维码查看机构许可证是否有效)、《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若无以上证书,均为无证培训机构、无资质开展面向学生的相关培训。我区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获新办学许可及年检情况详见附件。
“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
“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二、要下载手机家长端APP
参加校外培训的学生家长需要通过手机应用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进行查询、购课、消课、评价等,也可通过机构端在平台上以“代买”的方式实现购课,远离“无照无证”“有照无证”培训机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校外培训家长端”APP
三、要签订规范的服务合同且索要正规发票
在进行校外培训消费时,家长应主动要求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仔细阅读培训内容、收费退费等条款,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索要正规发票,同时要注意确认收费凭证与培训合同、机构证照名称一致,避免产生退费纠纷后的维权难问题。
“纸质版发票”
“电子版发票”
四、不要参加学科类培训
按照“双减”政策要求,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注销,请家长朋友们不要给孩子报名参加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不参加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个人工作室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不参加“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研学”、“冬令营”、“全脑开发”等以各种名义违规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不参加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组织的学科类违规培训;不参加线上学科培训;不安排孩子参加在职教师组织的校外培训。请各位家长充分认识违规培训所带来的安全和资金等风险,切实维护自身利益,不参加校外学科类培训。
五、不要选择资质不全、违规办学的机构
对未经审批的非法经营机构,难以有效监管,安全环境、教师资质、资金监管等存在一定风险隐患,一旦产生经济纠纷、安全事故,将对家长和学生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六、不要听信培训机构的口头承诺
在核查资质、缴纳费用时,务必亲力亲为、仔细甄别、眼见为实,切勿轻易听信工作人员的口头宣传、虚假广告等。
七、不要一次性缴纳超期大额费用
不要贪图优惠、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超3个月或60课时的培训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
为了坚决查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证照不全机构开展非法办学、违规培训等问题,严格校外培训预收费管理,禁止中小学在职教师违规参与培训,当大家发现违规培训行为时,可拨打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举报电话:0792-6810185。
附件:柴桑区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获新办学许可及年检情况信息汇总表
九江市柴桑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