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沁香芝兰 杏坛绽放 ——记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兰宁

 二维码 47
作者:兰宁来源:原创

        

兰宁,女,一级教师,1994年10月出生,农工民主党员,2016年7月毕业于上饶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九江市柴桑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副主任。

站在三尺讲台,注定四季耕耘,凭着满腔热血,浇灌一园花朵。兰宁老师自从教以来,一直将“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不仅努力储备自身的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而且时刻不忘育人初心,引导学生学做真人。

   图片1.png


图片3.png


以学促行,用勤奋铺垫未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教室内歌声激昂,大屏幕上一群白衣少年正在高声合唱。这是兰宁老师课堂上很常见的一幕,通过播放“经典咏流传”这一节目,增加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爱国之情。教师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上,影响深远。兰宁老师深知育人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树立,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喜爱,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兰宁老师经常采用小组讨论、插入影视资源、分角色朗读、角色扮演课本人物等教学形式进行授课,新颖有趣的授课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当学生化身为课堂主人时,学习积极性有了显著提高,对语文课堂的感受也从无聊透顶转变为鲜活有趣。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兰宁老师经常在班上举办讲故事、演讲、写作、写字等比赛,带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生朗诵、征文比赛,学生先后获得市级征文一二等奖、区级朗诵特等奖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兰宁老师始终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前进的目标,积极上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方面,兰宁老师积极向资深教师学习,同时结合网上名师教学视频刻苦钻研,尽力备好每一节课。课堂之外,兰宁老师积极参加朗诵、征文、赛课等比赛活动,2018年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教师读写比赛九江赛区二等奖”2020年获得“江西省爱心公益教育征稿暨中小学(幼)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展示活动”一等奖2022年获得“江西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活动”一等奖,录制的省级公开课也被“赣教云”平台录选,撰写的教育论文多次获得市级一等奖,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并被柴桑区教体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骨干教师”。

图片4.png


图片6.png


图片5.png




踏实肯干,用汗水书写青春

对知识的渴求,对学生的关爱鞭策着兰宁老师不断前行。作为班主任,她坚持阅读班主任工作书籍,写好教育反思,遇到学生有“疑难杂症”及时向有经验班主任请教,关爱学生及时化解班级矛盾,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带领的班级在军训会操、文明班级评比中夺得年级第一,班风优良。

家校携手,才能谱写孩子的美好明天,兰宁老师一直重视与家长的沟通。由于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一些偏见,不少家长都认为读职业学校没有未来,因而对孩子缺乏有效的管理沟通。许多学生被一些观点裹挟着,任凭自己随波逐流,兰宁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积极与家长、学生沟通,大力介绍职业学校其实是既可以参加高考,又可以学习专业技能,职业教育其实是“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兰宁老师不懈的努力下,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对未来有了更清晰地规划……

踏实肯干是学校同事对兰宁老师的一致评价,作为学校政教处干部,她主要负责安全管理、安全材料制作、政教处宣传报道等工作。安全工作千丝万缕,事情繁多,兰宁老师事无巨细,经常在下班之余加班加点,努力紧扣安全每一环。作为校刊编辑,她勤勤恳恳,从收稿、审稿到出稿,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及时跟进,截至目前,已经出了两期校刊,获得全体师生、家长及社会的一致好评。

图片7.png



图片8.png


亦师亦友,用真心浇灌花朵

“兰老师,我女儿今天情绪低落,怎么问都不说话,还是麻烦您和她聊聊,她说最信任您……”这是兰宁老师微信里一位家长的留言。简单的话语,却透露出家长对老师极大的肯定。作为90后教师,兰宁老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时常亲切地称呼其为“小兰”“老班”。

面对学生,兰宁老师总是充满信任,时常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用真心、耐心、细心对待每一位学生。2022年9月的一个夜晚,兰宁老师接到值班教官的电话,说班上一个姓刘的女同学一直坐在宿舍床脚哭泣,怎么安慰都没有用。兰宁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寝室,一边向寝室同学了解情况,一边轻声安慰她:“怎么啦,小刘?有什么事和老师说,我一定想办法帮你解决!”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女孩终于敞开了心扉:原来她的母亲早年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平时跟着爷爷生活,缺少关爱的她内心自卑敏感。

了解情况后,兰宁老师耐心安抚好女孩后,与女孩父亲沟通,让其工作之余也要抽出时间关心陪伴孩子。往后,兰宁老师经常和小刘同学聊天谈心,在她抑郁不安时,陪同她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了她最大的帮助。慢慢的,兰宁老师成了小刘同学无话不谈的朋友,小刘同学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兰宁老师深知每个学生都是充满希望的小树苗,唯有用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孩子心头的阴霾;似甘露,能滋润学生稚嫩的心田。兰宁老师激励、关注着学生的每一种细小的进步,用师爱的温暖让许多孩子迷途知返,让一些孩子在自己人生的拐角处,又一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图片9.png   

牡丹赞为国色之美,芝兰亦有醉人馨香。兰宁老师犹如一枝绽开在教坛上的“小巷幽兰”,散发着“润物细无声”的缕缕清香。她,似乎没有干出多少惊人的事迹,但却具有执着的教育情怀,胸怀炽热的师爱一路前行